本網訊(記者董利)小小馬鈴薯,即將成為干驛鎮(zhèn)蘇畈村農民致富的新途徑。該村充分發(fā)揮黨員干部和種田大戶的模范帶頭作用,將馬鈴薯作為富民強村的重點產業(yè)進行推廣,目前已落實種植面積300畝。
11月29日,記者在蘇畈村看到,10余噸“中薯一號”馬鈴薯種薯整齊地堆放在倉庫里,將于12月底前全部播種下去。村黨支部書記韓生兵是帶頭發(fā)展馬鈴薯產業(yè)的黨員干部之一,他告訴記者,為帶領群眾致富,今年以來,在市扶貧辦的幫助下,村委會一班人幾次赴隨州、漢川以及多寶、拖市等地參觀考察,決定發(fā)展馬鈴薯產業(yè)。“本地的氣候和土壤都很適合種馬鈴薯,而且村民也有種植經驗。”韓生兵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種植傳統(tǒng)的棉花和糧食,畝平收入多2000元;種植馬鈴薯同樣投資投勞,但產量高,平均畝產可達2500公斤,每公斤按市場價1.2元計算,畝平收入可達3000元。而且4月馬鈴薯收獲后,可接茬種中稻,不用再下肥,每畝還能節(jié)約100多元肥料錢。
村主任鄧祥勝今年計劃種植馬鈴薯20多畝,“中薯一號”種薯是他赴隨州唐縣鎮(zhèn)采購回來的。“我們做過詳細的市場調查,本地馬鈴薯上市時,南方和北方的馬鈴薯要么已經銷完,要么還未上市,我們正好可以搶占市場空間。”他說,銷售種薯的廠家承諾提供技術指導、銷售等服務,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迅速擴大馬鈴薯種植面積,力將馬鈴薯做成村里的支柱產業(yè),走合作化發(fā)展之路。
據悉,在韓生兵、鄧祥勝等的帶動下,蘇畈村已有近20戶決定種植馬鈴薯,落實馬鈴薯種植面積300畝。